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什么意思?放之四海皆准什么意思?

"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"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著作《孟子·离娄下》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当水流积满小溪,然后再流入江河,最终汇聚于大海。这里的“盈科而后进”表示积累、准备充足之后再前进,强调循序渐进、厚积薄发的道理。“放乎四海”则表示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。整句话旨在告诫人们,在学习、生活和工作中,要有积累和准备的意识,逐步提高自己,同时要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视野,才能取得成功。


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,就像水一样,它的形态是不固定的,是随着环境变化,温度变化,而变化的。

老子还说过:“道可道,非常道,非恒道也”。

通常而言,一个可以被你说出口的道理,它都总有一天会随着时代的变化,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失去它原有的语境和效力。

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,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
【示例】使人增长其幸福者,谓之善;使人减障其幸福者,谓之恶。此主义~,俟诸百世而不惑。 ◎梁启超《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·边沁之伦理说》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