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:形容一个人不重感情,比较冷血,也就是背信弃义,无情无义的意思。 读音:bó qíng guǎ yì 出处:清·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武孝廉》:“妇指骂曰:‘薄情郎!安乐耶?
试思富若贵何所自来?我与汝情分不薄,即欲置婢妾,相谋何害?’”
例句:那些养尊处优,睚眦必报,利欲熏心的薄情寡义之徒,有几人能安享长寿?

薄情寡义不是成语。成语是薄情无义。
【成语】: 薄情无义
【拼音】: báo qíng wú yì
【解释】: 薄:淡薄。感情淡薄,没有情义。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。
【出处】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宝玉听了自思通:‘谁知这样一个人,这样薄情无义呢?’”
【举例造句】: 请不要做薄情无义的人。
【拼音代码】: bqwy
【反义词】: 深情厚意
【用法】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缺乏感情
形容 “薄情寡义”的句子有以下三句:
从来薄幸男儿辈,多负了佳人意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【释义】
从来薄幸男儿辈,多负了佳人意。
出自清代 洪升 《长生殿·怂合》
薄幸:1.薄情;负心。 唐 杜牧 《遣怀》诗:“十年一觉 扬州 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於是众人聚观者,无不流涕,都唾骂 李公子 负心薄幸。” 清 洪升 《长生殿·怂合》:“从来薄幸男儿辈,多负了佳人意。” 郭沫若 《路畔的蔷薇》:“这是可怜的少女受了薄幸的男子的欺绐?还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轻狂的妇人的玩弄呢?”
2. 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此句出自清.纳兰性德《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初见:惊艳,蓦然回首,曾经沧海,早已是换了人间。
它是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初次见面的那种美好的感觉难以长久,情人的心容易改变。在怀念当初见面时的美好感觉。说白了就是感叹事过境迁,物是人非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! 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零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! 人生句: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,那样地(的)甜蜜,那样地温馨,那样地深情和快乐。 何事句: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。班婕妤为汉成帝妃,被赵飞燕谗害,退居冷宫,后有诗《怨歌行》,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。南北朝梁刘孝绰《班婕妤怨》诗又点明“妾身似秋扇”,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。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,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
3. 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,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。
故人,指情人。这两句诗中蕴含着有两个典故,出处就在谢脁的《同王主簿怨情》: 掖庭聘绝国,长门失欢宴。相逢咏荼蘼,辞宠悲团扇。花丛乱数蝶,风帘人双燕。徒使春带赊,坐惜红颜变。平生一顾重,宿昔千金贱。故人心尚永,故心人不见。
谢脁这首诗,也是借闺怨来抒怀的,其中还用到\"悲团扇\"的典故。谢脁诗的最后两句\"故人心尚永,故心人不见\"。
也有版本作\"故人心\",后来基本被确定为\"故心人\",这正是兰性德的《木兰词》,\"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心人易变\"一语。写的是一个失恋女子对薄情郎的谴责,这句话的句面意思就是恋人轻易的变心了,却辩解情人间本来就是容易变心的。指变心的人往往指责被无端抛弃的一方首先变心。
两个版本在意思上的差别倒也不是很大,大略是说你这位故人轻易地就变了心,却反而说我变得太快了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